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工会工作 > 正文

三届一次“双代会”校长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9-11-07 15:31:45 作者: 点击次数:

大力发扬改革精神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快推进更有特色更有水平独立学院建设步伐

第一部分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学校在新形势下,面对比较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坚持扫障碍、补短板、抓重点、稳规模、惠民生的基本原则,努力充实完善基本办学条件,对标“双一流建设”,实施追赶超越。一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突出特色”的办学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破中有立”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全力推进以基本办学条件改善为核心的外延发展,全力实施共享发展理念,推动薪酬管理改革,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学科专业建设

(一)重点专业建设稳步推进。对首批重点建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护理学、汉语言文学等7个专业立项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总结,对照建设目标和工作计划,以高标准高要求全力推进,在高层次人才和专业带头人引进、实验室建设、多媒体教室改扩建等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理顺了关系,加大了投入力度。

(二)教育教学制度不断完善。出台学校《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通识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为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指明方向,使教学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通过课堂教学检查、微课比赛、课堂创新大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形式,力促教师教学能力提升。2018年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业务竞赛中表现不俗,王慧、孙斐、李蓉、岳鹏莹为学院赢得荣誉。

(四)科研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持续推动建章立制,完善《科研成果认定、量化考核及奖励办法》《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管理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理顺了科研工作思路,为提高科研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获批地市级以上纵向项目6项,资助经费4.5万元,其中获批2018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资助研究经费2万元, 2018年度陕西省纪检监察重点课题1项,资助研究经费2万元,实现了重点项目0的突破。

(五)教学设施投入逐步加大。2018年共投入275.72万元,建成了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师技能实训室及康复综合实训室3个实验室;投入90.65万元改扩建了管理学综合实验室、计算机综合开发实验室及丝网印刷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全年新建多媒体教室20个,更新改造其他多媒体设备近20个。改造完成了2164m2的学生乒乓球教学场地。

二、全力推动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学生管理模式不断创新。落实和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了文明校园创建督察队、国旗护卫队、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发挥其自主处理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等事务的示范表率作用。建立了《学生学业预警机制》,努力构建家校育人模式。建立了学生安全工作周报、月报制,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危险与隐患。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改进。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心理咨询中心进行高标准改扩建,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硬件建设。对 2018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对重点学生进行回访和跟踪关注,建立了重点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

(三)综合素质教育不断提升。选派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省学生体育竞赛、“一带一路”百校优秀毕业设计展等,获得多个奖项,成绩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四)资助育人工作不断深化。充分发挥国家奖助学金、校内奖助学金、精准资助的引导、示范作用,资助育人功能初步显现。全年发放国家奖学金7.2万元,国家励志奖学金134.5万元,国家助学金526万元。为50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生活补助75.3万元,减免学费、住宿费共计425.825万元。发放服义务兵役资助资金125.6万元,退役复学资金14.4万元。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贴补助资金65.19万元。建立了宿舍长和班委安全信息员工作机制,有效应对和化解了重大安全风险。

(五)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建立了辅导员岗前培训、日常培训、职业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训体系。通过校内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陕西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不断锤炼提升队伍能力和水平。本年度补充辅导员6名,选派22人次参加辅导员培训,1人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1人荣获陕西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奖

三、开辟新路径,开拓新资源,招生就业工作稳中有进

(一)招生规模稳中有升。2018年我校招生规模稳中有升,四年制本科招生计划1789人,专升本计划招生390人,共录取2096人,在校生规模再次突破7000人,这对学校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学费调整的情况下,录取成绩连续多年位居省内独立学院前列,生源质量、报到率稳中有升,其中本科1789人,报到率为93.57%;专升本307人,报到率为85.34%。

(二)学生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率、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通过对接互联网平台,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开展精准对接服务。与西安国际港务区、阿里巴巴创新中心(长安)合作,搭建校外就业创业平台。举办大型综合招聘会2场,网络视频招聘会2场,校园招聘会100余场,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4.15%,较去年增长0.08%。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少数民族、身体残疾等就业困难群体,建立帮扶台账,开展“一对一”帮扶,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2018届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就业率达98.17%。

(三)职业技能培训形式多样。积极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培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与陕西师范大学职业培训学院、文都教育、信恒教育等机构联合开展教师资格证、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等辅导培训,组织毕业生开展SYB创业培训,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拓展学生就业形式。

(四)创业项目指导与孵化初显成效。积极做好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安排专业教师为有项目的同学提供项目论证、创业培训、项目孵化、公司注册、开业指导等一对一全程指导服务。2018年,有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省级立项;1项获得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银奖,1项获得铜奖。

四、规范办学,深化内部管理改革,不断激发办学活力

(一)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合理。掣肘学校发展一些瓶颈问题得到解决。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完成学校举办者变更、法人变更登记、校长备案等工作,成功申请换发了新的办学许可证,新一届董事会领导核心重新构建。完成了《董事会章程》(草案)起草工作,学校领导体制渐趋稳定,保障了学校平稳运行。

(二)积极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办学活力。成立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聘请我国知名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高建群担任文学院名誉院长。成立高建群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2届“高建群文学创作研讨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也与会采访。活动结束后,有5篇论文可能在《小说评论》发表。对提升学校知名度,凝练中文学科特色意义深远,作用巨大。

(三)“人才强校战略”成绩显著。共引进38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学科建设带头人2名,专职教授13名,兼职教授10名,客座教授9名,特邀研究员4名。

(四)制度建设不断加强。根据事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学校《教职工薪酬管理与实施办法》(草)《科研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职称评聘办法》《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行政人员兼课管理办法)》《办公室工作规范》《中层管理干部履职核查办法》《稳定安全管理办法》《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办公用房暂行管理办法》等20余项规章制度,进一步促进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五)资产财务管理不断规范。预决算管理体制逐渐成型,严格财务纪律和审计工作,学校财务运行总体良好,截止2018年12月15日,学校事业收入总计1.14亿元,支出总计7711万元(不含年终绩效奖励)。全年完成公开招议标29项,招标金额700万余元。

五、建设平安文明和谐校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一)安稳工作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召开了全校稳定安全会议,出台了《稳定安全管理办法》等5个制度,整合学校稳定安全其他制度、工作预案等,形成了每周五稳定安全会商机制,初步形成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各单位分工负责的安稳工作体系。及时处置校内各类稳定安全事件,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建设夯实了基础。学校总体上平稳发展。

(二)基础设施改造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改善学生住宿条件,投入290万元新购置更换了学生公寓老旧家具。为司教苑广场、操场、大学生活动中心新配置一批音响设备和大型LED显示屏,进一步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活动需要。组织实施了校园兵乓球场改扩建工程和校园道路、监控设施、多媒体教室、锅炉低氮燃烧改造等22项维修改造工程,投入资金258.83万元。

(三)师生服务机制日趋完善。实行《24小时服务应答响应机制》,着力打造“全天候、多样化、立体式、全覆盖”服务体系,做到咨询一次说清,维修一次完成,一般维修不过夜。协调西安市、长安区为我校教职工争取到了358间租赁型保障房,先后办理了178名教职工申请用房和入住手续。

(四)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加强。采购纸质图书16370册、报纸期刊475种、电子图书30万册,建成并开放“高建群作品专区”和“教职工作品专区”。续订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和维普考试资源库,通过电子教学资源建设、多方位开展阅读推广等方式,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

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构筑开放办学新格局

2018年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学生达11人次,其中赴韩国大真大学交换生8人次,赴台湾南开科技大学研习生1人次,赴日升学考研交流项目2人次。开通了教师国(境)外培训的高级渠道,选派4名骨干教师赴新加坡交流学习。接纳国(境)外37人次来校交流学习,其中韩国大真大学DUCC项目留学生8人次,首次有了6万元收入。“丝绸之路起点语言文化交流”项目游学生29人次。

学校与韩国大邱大学签订了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完成了第一批赴大邱大学交流生的选派工作。

七、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地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党建组织工作落实有力。认真贯彻落实延安大学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党委书记进入了学校董事会,成立党委统战部,设立了思想政治教学部直属党支部,调整补充了部分基层党组织组成人员,全面加强学校党建工作。

(二)党员管理工作做实做细。积极开展党员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工作。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制度建设,不断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会,印发了学校党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暂行办法》《学生党员联系学生宿舍实施办法(试行)》。修订《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暂行规定》,规范党员的发展和管理,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做好积极分子培养、党员教育管理和组织发展工作。全年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558名,发展党员209名,166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党组织队伍进一步壮大。

(三)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真抓硬碰。制订了《中层管理干部履职核查制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等制度,开展全校范围的走访调研,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开展廉政监督检查。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纪律教育,强化底线意识、红线意识和防线意识。扎实开展“以案促改”系列活动,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推进阳光治校和民主治校,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全年处理违纪单位3个,个人7人次。

(四)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量升质提。发挥学生党团组织作用,通过宣传展板、微信公众平台、主题团日活动等方式,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认识新时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有5名志愿者前往新疆进行服务,4名志愿者前往西藏进行服务,19名志愿者参加省内社会基层服务。选派两支学生队伍参加“万名学子扶千村”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帮助当地困难群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新闻宣传工作成效显著。改版升级学校网站,丰富主网内容,全面提升学校形象。上线学校官方微博,及时发布舆情回应。通过新媒体和省内各大媒体广泛宣传高建群敦聘仪式、首个高建群研究中心成立等内容,不断提升学校知名度。全年在校园网编发稿件327篇,在延安大学主网站发表稿件10篇,在教育厅主网站发表7篇,在省市级媒体发表4篇。学校官方微信发布推文187篇,紧跟社会热点和学校发展重点,回应师生关切。

(六)帮扶志丹县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学校在财力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认真安排部署并积极推进各项扶贫工作,稳步建设与志丹县结对帮扶“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学校3次参加了由省扶贫办、省高教工委以及延安市教育局举办的“双百工程”结对帮扶相关会议。组织专家团队赴志丹县旦八镇墩湾村、吊坪村开展大型义诊活动。与志丹县教育局签订了优质农产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资金5万元。先后3次赴志丹县捐赠图书共计1600余册,电脑26台,投入资金近1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旦八镇中心小学、墩湾村等图书和计算机短缺问题。以共建教育产学研示范基地为重点,特聘两位专家为志丹县进行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通过校内外媒体,积极宣传结对帮扶工作实绩,取得学校和当地政府双赢成效。

各位代表,一年来在大家的辛勤努力下,学校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凝聚了全校教职员工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付出艰辛劳动的广大师生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值此辞旧迎新之际,顺祝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党的十九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三项要求和六个方面“下功夫”。随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民办教育促进法》深入实施,转型转设,“新时代高教40条”的出台,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成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和未来航向。在这个全面振兴本科教育、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创新能力提升的新常态下,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全校上下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特别要清醒认识到把我校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的极端重要性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有待提高,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健全。二是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中坚力量与高层次人才存在结构性矛盾、队伍良性培养发展机制滞后。三是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不够,优势特色专业集群尚未形成。四是科学研究水平亟需提升,科研团队建设滞后,缺乏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急需增强。五是基本办学条件亟需完善,绿园校区功能亟需提升。六是顶层设计有待加强,内部改革和精细化管理有待深化,教职工福利待遇有待继续改善。七是开放办学力度有待提高等等。解决以上问题,需要转变观念,需要体制机制创新,需要付诸实际的行动力,需要同心戮力,把改革引向深入。

第二部分   2019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9年是我校发展建设的关键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新时代高等教育40条”意见要求,把学校工作置于转设大背景下,参照国家和省上有关标准,坚持以本为本,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突出特色”的总方针,聚焦达标、特色和执行力三个关键词,积极谋求推动新校区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速度,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水平;继续深化校-院-系综合改革和精细化管理;重点推进“一流学科”和重点专业建设,注重凝练特色,着力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推动科研上水平、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有步骤地推动淘汰分流机制;切实加强作风和执行力建设,确保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全员用力,把各种改革举措落到实处;高度重视专业布局,特别要关注在国家政策调整的背景下,把我校富有特色的教师教育类专业纳入国家师范类专业建设标准进行建设;要继续推进“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建设”,持续强化“底线”、“红线”“防线”思维,在可能风险点、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上建章立制,建立前置控制标准、过程监督程序以及结果评价问责机制;要进一步提高宣传工作,特别是招生宣传工作的有效性等八项重点工作为实现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区域高水平独立学院建设打牢基础。

一、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内涵式发展,紧紧扭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牛鼻子,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推动人才培养工作育特色、上水平。

(一)大力推进“五大工程”。

——“一流专业建设工程”要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以护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校级重点专业为重点,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加大专业整合力度,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专业特色集群;对标《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认证为试点,制定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实施方案,指导专业建设,引导实验室建设、实习见习基地建设,有效引导专业建设进入快车道。

——“课堂质量提升工程”要总结经验,更加注重质量考核,更加注重教改成果运用。要以重点专业为核心,以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为重点,建设优质课程和在线课程,打造“标杆课程”,出版特色教材。支持教师参加省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微课比赛等,有效调动教师强化教学基本功、拼教学技能、创教学名师的氛围,对于成绩特别突出的,要设立名师工作室,优先晋升职称,职务提升上优先提拔;对于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要实行淘汰制。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要坚持行业+专业的改革思维,积极主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出一条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道路。加大MOOC等教学资源建设,为教学改革创造条件。

——“创新创业教育工程要给予双创教育足够重视,增加投入,加大孵化力度,集中力量做好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要发挥好创新创业与就业学院的指导协调职能,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打造省级孵化创业团队,力争获批省级以上大创项目。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级学科竞赛,以赛促学风教风校风。

——“积极实施卓越人才计划”。在推进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重点专业必须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凝练专业特色,提升育人水平。

(二)高度重视学风建设,深入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改革计划”。一是要总结前期学生自主管理的经验,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内容和范围,以基础文明督查为抓手,要敢于同一切不文明行为说不,加大奖惩力度,真正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二是学生处、教务处要相互配合,制定课堂手机使用管理办法,发挥学生志愿者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抬头率,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党小组、团支部和学生会、学生社团、班级、宿舍及个人在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防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四是要把2019年立为“无烟校园日”。

(三)全力做好招生就业工作。一是要注重总结招生宣传工作,重视发挥在校生宣传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主网、官微,放长延伸招生宣传周期。二是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结合实际调整招生计划,增强第一志愿报考率。三是各部门要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切实提高新生报到率。四是根据用人市场需求和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利用如省上政策空间,进一步加大专升本招生规模。五是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扎实推进就业工作:确保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确保有就业意愿并愿意接受帮扶的毕业生100%就业。

二、加强科研工作,力争科研成果增量提质

以研促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师资队伍的重要抓手。从长久来看,我们要质量立校、特色发展,非要走科研强校这条路不可。从学校董事会到党政,已形成共识,本次提交大会讨论的一系列科研管理、奖励制度,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希望大家认真酝酿。一是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推动科研提档升级。着重要落实科研相关管理办法、科研奖励暂行规定等,真正发挥制度导向作用。二是要围绕重点专业、突出应用型,加大教改资助奖励力度,高标准立项,严格结题条件,加大奖励。努力申报教育部、国家级基金项目,争取实现零的突破。三是要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开拓学术视野。四要凝练科研方向,注重特色。发挥高建群研究中心和文学艺术馆的作用,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要以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等为遵循,充分发挥制度机制优势,把队伍建设作为根本性的、决定性的战略目标,政策发力,多点推进,持续推动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要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队伍建设目标,以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双师型人才为重点,通过对外积极引进和对内培养相结合的途径,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充分满足教学及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形成引才、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合理结构,筑牢发展基础。二是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设立人才办,实施更加灵活开放、超常规的人才引进机制,计划引进10名专职教授,5名博士,10-15名兼职、客座教授。三是要向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倾斜,通过校医协同、产教融合、柔性交流等方式,配齐做强护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师资队伍,努力打造一批中青年中坚力量。四是要更加注重教师成长发展,强化师资培训,建设1-2个教学名师工作室,继续选派青年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及国内高校、企业参加高水平培训。五是要重视教辅人员、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岗位培训,鼓励教职工提升学历和能力,鼓励职工适度兼课。六是要继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对一线人员的倾斜力度,建立健全教师岗位分流制度等竞争激励机制。

四、深化综合改革,增强内涵发展的内生动力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学校已创办15年。改革贯穿我们学校的创建、建设、发展,改革成就了我们,也给我们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要想得再前些,步子再跨得大些,要坚持事业发展出题目,深化改革做文章,切实激发谋事、干事的动力和活力,为推动内涵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应有保障。

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总结2011年以来岗位设置、聘用、考核和薪酬分配工作经验,查找问题,合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修订相关实施细则,推动完善职员制改革。二是要继续整合事权,明确岗位职责,实施各类人员转岗分流,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三是要继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遴选1-2个院系试点,做到用人权下放、薪酬福利包干,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激发治学理教动力。四是实行后勤管理试点改革,制定符合学校需要的现代后勤管理改革方案,构建先进、高效、优质的后勤管理体制和服务保障体系。

各位代表,本次会议,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讨论《教职工薪酬标准与实施办法》《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教师职务评聘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薪酬制度改革事关大家切身利益。职称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才成长发展休戚相关。这两项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对职工的薪资改革带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为学校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各位代表认真看、深入想,让这两个系列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五、扩大对外合作交流,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各位代表,我校开放办学从无到有,框架逐渐形成。下一步是要持续改进,拓宽渠道,加大力度。一是要推动与韩国大真大学合作的质量,除继续开展交换生项目、2+2双学位项目、免语言要求升硕项目及DUCC项目外,要开展教师互访;要启动与大邱大学协议,并派遣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交流学习;适度推进赴台研习生项目。二是继续推动骨干教师国(境)外研修项目,把新加坡教师培训项目纳入常规工作制度。三是加大同国内高校的合作交流,争取实现1-2个院系同国内同类先进院校人才相互挂职。四是进一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力争国(境)外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新建合作关系有新突破。五是要加大校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立知名校友回访母校机制,推动校友资源有效转化为办学资源。

六、加强内部管理,增强现代大学治理能力

大学的有效治理,对于提高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对大学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严峻挑战。要完善体系、增强能力,需要我们在顶层设计、运行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下功夫。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是保障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现代大学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我们要全力推进“一章八制”建设,努力形成较为完备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一是要完善大学章程、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学术委员会制、理事会制、教师申诉制、学生申诉制、财经委员会制和信息公开制等“一章八制”。常态化推进制度废立改释工作,注重解决责任边界不清,部门协调难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保障教育教学科研经费,落实重大项目资金,加快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三是要加强资产管理,重视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要定期进行盘点,形成资产报告。四是加强内审管理,健全审计制度,重视协同共享。五是加强办公用房、教学用房、科研用房、实验用房和学生宿舍的管理,充分利用资源,杜绝浪费。

七、坚持改善民生,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要树立民生无小事,发展要共享的理念。坚持以师生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切实改善职工待遇,扎实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一是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无法胜任岗位的,能力不达标的,要坚决流转,直至解聘,切实提高执行力。二是持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向逾越底线、触碰红线的一切人和行为说不,实行考核一票否决制,加大问责和惩处力度。三是落实首问首责制;落实24小时服务应答机制,真正提升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四是要不断增加对职工福利供给,提升餐饮标准,改善校车乘坐环境,优化教职工办公环境。

八、全力推进新校区建设,持续改善办学基本条件

一是积极推进新校区征地工作,分期分批建设,改善硬环境。二是继续推进长安绿园校区征地工作,研究制定该校区提升改造方案并分步实施,给大家吃颗定心丸。三是进行绿园校区变压器增容和线路改造,逐步实施学生公寓空调增配工程。四是完成生活污水排污管道改扩建工程,下大气力改善校园基础设施,不断亮化、美化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作用。五是做好雅居乐教师公寓管理协调工作,力争把教师公寓办成教师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

九、以思想作风建设为抓手,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高水平的大学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确定2019年为“思想作风建设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规范办学,保证学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师生员工发展共识。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三进”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各级党组织要密切联系、热忱服务师生员工,关心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热情。三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学校更好地发展。指导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帮助学校健全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促进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校园文化,传承延安精神的红色基因和延安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建设文明校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五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组织设置和工作机制,加强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务干部管理,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党组织日常监督和党员民主监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全面覆盖、层层传导。六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持之以恒整顿“四风”。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七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维护学校和谐稳定。完善稳定安全制度机制,加强常态化、网格化隐患排查,加强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校园;八是要加强校园公共安全突发应急事件管理,完善工作预案,进一步夯实责任,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应急反应处置能力和水平。九是做好群团、统战和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双代会”功能,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推进“阳光治校“;做实共青团在校园文化、志愿服务等方面作用,更好履行对青年学子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职能;按照统战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党员联系党外人士工作,凝聚作广泛力量助推学校建设发展;持续做好结对帮扶志丹县工作。

第三部分  两步走战略构想和奋斗目标

同志们,再过两年,十三五规划大考来临,十四五规划日益迫近。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十三五规划虽已成型,但一直未如期召开双代会进行审议,这次需要补充审议。为了更好推动学校未来发展,我就十三五后两年和十四五规划设想分两步走谈点意见,请同志们讨论。

一、十三五后两年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按照新时代高等教育新要求,以独立学院转设为契机,以赶大考的紧迫感,积极实施“三轮驱动”“两翼支撑”发展战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防线向上移动,着力完成新校区建设达标,师资队伍数量结构达标、生均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投入达标、建立起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的人才培养以及评价体系、形成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等六项任务。最终实现在上述几个关键办学指标上达标、合格、规范,在未来转设过程中不掉队的总目标。实现在校生8000人的预期目标,进一步夯实办学实力,力争在十三五末使职工综合福利水平达到同类院校中等偏上水平。

二、十四五奋斗目标。在上述基础上,第二步,十四五的奋斗目标:一是在推进“一流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真正有3—5个学科专业集群跻身省内一流,别人难以复制和替代,能够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真正树立起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努力实现设施一流,功能集全,环境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职工学习生活环境,从而实现创新人二十年的创业梦想,让职工进一步共享发展成果,综合福利水平达到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最终实现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区域高水平院校的总目标。

关闭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皂河路2号

电话:029-68084609  邮编:710100